094 不再神秘了009配资,从高清外观到艇内画面,再到演习和潜航的视频,都被央视放在了《攻坚》纪录片中,大大方方的公之于众。对此,很多媒体表示"信息量很大",称赞 094 的先进性能,并且表示" 094 可以公开了,那 096 很可能服役了"。甚至有自媒体表示,096 能领先美国 20 年……
图为纪录片攻坚中出现的 094 型战略核潜艇。可见其属于围壳切角、填角后的 094G 型核潜艇。
图为纪录片攻坚中出现的 094 型战略核潜艇。
没错,确实 094 型核潜艇的完全公开,就意味着 096 型核潜艇或许已经交付使用了,只不过 096 还没有揭秘。不过,如果我们认真分析 094 型战略导弹核潜艇,就能够发现中美两国在核潜艇领域的巨大差距,这个差距可以用" 30 年"来形容;甚至 096 型核潜艇能否追平这个差距,还很不好说,更别说领先美国 20 年了。下面我们就来全面盘点一番,看看中美战略导弹核潜艇究竟差距在哪里。
图中上部就是 094G 核潜艇,下部是 094 核潜艇,可见 094G 的指挥围壳是其最大辨识特征。两者均有大型的龟背。
第一个差距,094 型核潜艇龟背大、艇体小,载弹量也少。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,可谓是人尽皆知了,毕竟 094 核潜艇仅从外形上看,谁都能看到那高耸出艇体之外的大型龟背;所有人都清楚,龟背越大,自然航行阻力和噪音也就越大。反观美国的"俄亥俄"级战略导弹核潜艇,人家虽然也有一个很细微的小龟背,但是在艇体从首部延伸到尾部的整流壳的帮助下,潜艇外形流畅,基本没有什么影响。
图为美国海军俄亥俄级战略导弹核潜艇,可见其基本没有明显的龟背。
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,还是在于耐压艇体的直径问题。094 型导弹核潜艇携带的巨浪 -2、巨浪 -2A、巨浪 -3 型潜射导弹,长度都超过了 094 核潜艇的耐压艇体直径。根据公开信息显示,我国于 2013 年突破了 9 米级卷板机的技术,因此 094 型核潜艇的耐压艇体直径达到了 9 米级;而美国的"俄亥俄"级核潜艇耐压艇体的直径为 12.8 米,两者相差将近 4 米的直径。因此,094 的导弹舱突出艇体之外的部分更多,也更难进行处理。
图为军迷制作的中国海军 094 型核潜艇外形设想突。
同时,由于直径较小,因此 094 核潜艇的长度也无法做的很大,毕竟不能搞出特别夸张的长径比,影响机动性。因此,094 型核潜艇的长度大概为 130 多米,比"俄亥俄"级核潜艇 170.7 米的长度小了许多,所以携带的导弹数量也更少。094 型核潜艇目前可以携带 12 枚潜射导弹,而美国俄亥俄级核潜艇可以携带 24 枚潜射导弹,差距十分明显;即便是和美国最新一代的哥伦比亚级导弹核潜艇相比,094 的发射筒数量也少 4 个(哥伦比亚级核潜艇有 16 单元发射器),再加上三叉戟 II-D5 弹道导弹的分弹头更多,达到了 8 个,而 094 的巨浪 -2A 和巨浪 -3 分导弹头数量较少一些,因此火力显得就薄弱了许多。
图为俄亥俄级核潜艇009配资。
第二个差距,094 型核潜艇静音效果差。根据美国公开的消息,"俄亥俄"级战略导弹核潜艇的水下航行噪音约为 95 分贝,和大洋背景噪音完美融合(大洋背景噪音就是 95 分贝),而中国的 094 型核潜艇噪音水平估计为 100 分贝以上。根据声呐的工作原理来看,目标噪音每增加 1 分贝,被探测到的距离就会增加 6 倍,而 094 型核潜艇的噪音比"俄亥俄"级高出那么多,显然很难躲避海空潜反潜网络的追踪,所谓"静音突防"其实对 094 而言,是很难做到的。
图为美国俄亥俄级核潜艇结构图,可见其结构紧凑、基本没有龟背,且核武火力凶悍。
那么美国这是抹黑了 094 核潜艇吗?显然不是,因为 094 型核潜艇的静音措施确实有缺项。除了上文所说的龟背巨大这个因素之外,094 核潜艇还有其他问题。比如,094 没有自然循环反应堆。核反应堆可以看作是一个"锅炉",核反应产生热能后加热环绕反应堆的两条回路内的水,然后这些带有热能的水将能量带到汽轮机,成为汽轮机的动力来源,从而推动核潜艇前进;然后其余的水则进入电动机,产生艇内设备运转所需的电能。
图为俄亥俄级核潜艇,实际上三叉戟导弹高度也超过了其耐压艇体的直径,不过超出不多,且使用了整流壳设计。
而带动回路内的水进行循环的设备,就叫做水泵,或者叫冷却剂泵。这个水泵的噪音很大,约占核潜艇所有噪音来源的 30%。自然循环反应堆,就是说反应堆不需要冷却剂泵,就能够让水在回路内来回的自然循环,这样核潜艇的噪音就大大减少了。目前,美国的俄亥俄级核潜艇所用的 S-8G 反应堆、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所使用的 S-9G 反应堆、未来哥伦比亚级核潜艇使用的 S-1B 反应堆等,都可以实现自然循环,因此噪音大大降低。
图为美国俄亥俄级核潜艇外形示意图。
除了龟背和反应堆冷却剂泵的问题外,094 核潜艇还存在未使用泵喷推进器、未使用消音涂层等其他增加噪音的问题。改进后的 094G 型核潜艇,对指挥围壳的上部前缘进行了切角处里,围壳和艇体连接的下缘则进行了填角处理,提升了指挥围壳和艇体的融合度,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噪音。同时还大量使用了反应堆减震基座、设备减震浮阀等,降低了艇内设备噪音;还使用了消声瓦等设备,噪音也已经大大降低。然而,由于没有泵喷、没有自然循环反应堆、未使用消音图层、大型龟背等问题,导致 094 核潜艇的噪音控制确实还不够理想,容易被声呐设备探测到。
图为哈工大展览厅内的攻击核潜艇结构图。
图为军迷制作的 093B 核潜艇结构图,注意其艇首部分,鱼雷舱下面只有小型的圆柱体艇首声呐。
第三个,094 核潜艇的声呐设备较差。这一点没有办法,094 核潜艇的构型和苏联核潜艇类似,其采用双壳体设计,本身使用侧阵列宽孔径声呐就被限制;而且 094 核潜艇的艇首也和苏系潜艇一样,布置鱼雷舱室,因此把艇首声呐的空间挤压到了很小。目前,俄罗斯潜艇和我国潜艇,主要都在艇首下半部分布置一台圆柱体声呐阵列,尺寸较小;而美国核潜艇,则属于将鱼雷发射管移动到了艇体两侧,在腾出来艇首的整个空间,来布置大型的球形声呐(如鲟鱼级、洛杉矶级),或者是更为先进的大型共形阵被动声呐 + 马蹄形或球形主动声呐阵列的组合(如海狼级、弗吉尼亚级、俄亥俄级等)。
图为苏联 705 型核潜艇的艇首声呐,鱼雷舱占据上半部分,下半部分是圆柱体声呐,中国核潜艇也是一样的设计。
实际上,最早的俄亥俄级核潜艇也是配备大型艇首球状阵列声呐。但是从 2021 年开始,美国海军为俄亥俄级核潜艇更换了艇首声呐,进行了大规模的改装,为俄亥俄级换上了弗吉尼亚级核潜艇使用的"大型垂直声呐阵列"(Large Vertical Array,LVA)系统。第一艘改造的是俄亥俄的"田纳西"号(SSBN-734),后来美国海军为其他的俄亥俄级也进行了类似的升级改造。因此,总的来看 094 核潜艇在声呐方面也不如美国的俄亥俄级核潜艇。
图为美国海狼级核潜艇使用的大型艇首主被动分列式阵列声呐,上方为被动阵列,下方为主动阵列。
所以总而言之,094 型核潜艇在排水量、火力、静音性、声呐设备等诸多方面,同美国俄亥俄级核潜艇存在硬件差距;而且在作战系统的软件架构上,也比俄亥俄级核潜艇的作战系统要落后一些。然而,俄亥俄级核潜艇的首艇是 1981 年就已经服役了的,比之更差的 094 型核潜艇是在 2010 年代初期服役的,之间的技术差距超过了 30 年时间。
图为俄亥俄级核潜艇结构图,可见其艇首巨大的球状声呐基阵。
图中艇首绿色部分就是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共形阵声呐,主被动分离。俄亥俄后来也改为了图中的共形阵声呐。
左图为弗吉尼亚级过去的球状声呐,右图为升级后的共形阵,上、下部是主动声呐,较大的中间部分是被动阵列。
就未来来看,美国的 SSBN(X)"哥伦比亚特区"级战略导弹核潜艇已经开工了 2 艘,目前首艇的建造程度已经很高,预计会在 2028 年左右建成、2030 年之前交付美国海军使用。相比而言,我们的 096 型导弹核潜艇恐怕也已经建成,但愿能够在 096 核潜艇的身上,首先追平和俄亥俄级核潜艇的差距,再谈对 SSBN(X)核潜艇的超越。
图为通用动力电船公司发布的 SSBNX 哥伦比亚级核潜艇的结构图,096 能达到或接近这个技术水准,就已经可以了。
至于所谓 096 型核潜艇能超越 SSBN(X)核潜艇技术 20 年,还是别想了。因为目前"哥伦比亚"级核潜艇的技术性能,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和极致,比如 X 尾舵、电力推进、通用导弹舱、消声涂层、大型共形阵声呐、泵喷推进、流线型指挥围壳、模块化建造、13.1 米的耐压艇体直径、同艇体同寿命的反应堆堆芯、三叉戟 II-D5 LE2 弹道导弹等,都属于较新和先进的技术。096 能够运用这些技术,军迷们就已经很满意了,要超过"哥伦比亚"级 20 年的技术,恐怕还停留在设想阶段了。所以,我们还是要正视在核潜艇 -- 尤其是导弹核潜艇上的差距,戒骄戒躁、只争朝夕、埋头苦干,才能实现超越。
笔者相信009配资,赶超的那一天,不会太远了,我们很快就能看到!
益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